all
请输入搜索内容,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...

热门诗词 第276页

采莲童曲

南北朝 · 无名氏
【其一】 泛舟采菱叶,过摘芙蓉花。 扣楫命童侣,齐声采莲歌。

明下童

南北朝 · 无名氏
走马上前阪,石子弹马蹄。不惜弹马蹄,但惜马上儿。 陈孔骄赭白,路郎乘班骓。徘徊射堂头,望门不欲归。

同生曲

南北朝 · 无名氏
人生不满百,常抱千岁忧。 早知人命促,秉烛夜行游。 岁月如流迈,行已及素秋。

懊侬歌

南北朝 · 无名氏
其一 丝布涩难缝,今侬十指穿。 黄牛细犊车,游戏出孟津。

懊侬歌

南北朝 · 无名氏
我与欢相怜,约誓底言者?常叹负情人,郎今果成诈。 月落天欲曙,能得几时眠。凄凄下床去,侬病不能言。

读曲歌

南北朝 · 无名氏
打杀长鸣鸡,弹去乌臼鸟。愿得连冥不复曙,一年都一晓。 一夕就郎宿,通夜语不息。黄蘖万里路,道苦真无极。

子夜歌

晋 · 子夜
【其一】 落日出前门,瞻瞩见子度。 冶容多姿鬓,芳香已盈路。

上阳白发人

唐 · 白居易
上阳人,上阳人,红颜暗老白发新。 绿衣监使守宫门,一闭上阳多少春。 玄宗末岁初选入,入时十六今六十。

无俗念 · 灵虚宫梨花词

元 · 丘处机
春游浩荡,是年年、寒食梨花时节。白锦无纹香烂漫,玉树琼葩堆雪。静夜沉沉,浮光霭霭,冷浸溶溶月。人间天上,烂银霞照通彻。 浑似姑射真人,天姿灵秀,意气舒高洁。万化参差谁信道,不与群芳同列。浩气清英,仙才卓荦,下土难分别。瑶台归去,洞天方看清绝。

无俗念 · 竹

元 · 丘处机
虚心翠竹,禀天然、一气生来清独。月下风前堪赏玩,嘲谑令人无俗。嫩叶萧骚,隆冬掩映,秀出千林木。英姿光润,状同玄辅寒玉。 好事东里田侯,南溪新种,使我开青目。尽日高吟窗外看,风飐筠梢摇绿。冉冉幽香,萧萧疏影,坐卧清肌肉。云龛闲伴,雅怀惟称仙福。

玉漏迟 · 咏怀

金 · 元好问
淅江归路杳。西南仰羡,投林高鸟。升斗微官,世累苦相萦绕。不入麒麟画里,又不与、巢由同调。时自笑、虚名负我,半生吟啸。 扰扰马足车尘,被岁月无情,暗消年少。 钟鼎山林,一事几时曾了。 四壁秋虫夜语,更一点、残灯斜照。 清镜晓,白发又添多少。

重别李评事

唐 · 王昌龄
莫道秋江离别难,舟船明日是长安。 吴姬缓舞留君醉,随意青枫白露寒。

长思仙 · 茶

金 · 马钰
一枪茶。二旗茶。休献机心名利家。无眠为作差。 无为茶。自然茶。天赐休心与道家。无眠功行加。

题洛阳朝元宫

金 · 谭处端
宫门寂寂锁祥烟,古迹灵踪尚俨然。 云罩连枝烹药鼎,霞生灵井溉丹泉。 日魂炼就华胥国,月魄收将不夜天。

游灵山寺

金 · 谭处端
闲闲云水访禅林,密密琅玕映碧岑。 玉柱峰高尘不染,灵山寺隐境难寻。 媾交白雪匀铺玉,间隔黄花乱点金。

赠杨姑

金 · 谭处端
投玄八十道姑杨,一朵琼花秋后芳。 玉盏满添清净水,金炉须爇慧灵香。 如今已获将来福,从此何疑过去殃。

竹杖歌

金 · 王喆
一条拄杖名无着,节节辉辉光灼灼。 伟矣虚心直又端,里头都是灵丹药。 不摇不动自清闲,应物随机能做作。

童心说

明 · 李贽
龙洞山农叙《西厢》,末语云:“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。”夫童心者,真心也。若以童心为不可,是以真心为不可也。夫童心者,绝假纯真,最初一念之本心也。若失却童心,便失却真心;失却真心,便失却真人。人而非真,全不复有初矣。 童子者,人之初也;童心者,心之初也。夫心之初,曷可失也?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。盖方其始也,有闻见从耳目而入,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。其长也,有道理从闻见而入,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。其久也,道理闻见日以益多,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,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,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。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,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。夫道理闻见,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。古之圣人,曷尝不读书哉。然纵不读书,童心固自在也;纵多读书,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,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。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,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?童心既障,于是发而为言语,则言语不由衷;见而为政事,则政事无根柢;著而为文辞,则文辞不能达。非内含于章美也,非笃实生辉光也,欲求一句有德之言,卒不可得,所以者何?以童心既障,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。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,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,非童心自出之言也,言虽工,于我何与?岂非以假人言假言,而事假事、文假文乎!盖其人既假,则无所不假矣。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,则假人喜;以假事与假人道,则假人喜;以假文与假人谈,则假人喜。无所不假,则无所不喜。满场是假,矮人何辩也。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,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,又岂少哉!何也?天下之至文,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。苟童心常存,则道理不行,闻见不立,无时不文,无人不文,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。诗何必古《选》,文何必先秦,降而为六朝,变而为近体,又变而为传奇,变而为院本,为杂剧,为《西厢曲》,为《水浒传》,为今之举子业,皆古今至文,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。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,更说什么六经,更说什么《语》、《孟》乎!

杜鹃行

明 · 陈子龙
巫山窈窕青云端,葛藟蔓蔓春风寒。 幽泉潺湲叩哀玉,碧花飞落红锦湍。 鼪鼯腾烟鸟啄木,江妃婵媛倚修竹。

无题

宋 · 无名氏
自古和戎有大权,未闻函首可安边。 生灵肝脑空涂地,祖父冤雠共戴天。 晁错已诛终叛汉,於期未遣尚存燕。

论岳飞词

当代 · 缪钺
将军佳作世争传,三十功名路八千。 一种壮怀能蕴藉,诸君细读小重山。

登泰山记

清 · 姚鼐
泰山之阳,汶水西流;其阴,济水东流。阳谷皆入汶,阴谷皆入济。当其南北分者,古长城也。最高日观峰,在长城南十五里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,自京师乘风雪,历齐河、长清,穿泰山西北谷,越长城之限,至于泰安。是月丁未,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。四十五里,道皆砌石为磴,其级七千有余。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。中谷绕泰安城下,郦道元所谓环水也。余始循以入,道少半,越中岭,复循西谷,遂至其巅。古时登山,循东谷入,道有天门。东谷者,古谓之天门溪水,余所不至也。今所经中岭及山巅,崖限当道者,世皆谓之天门云。道中迷雾冰滑,磴几不可登。及既上,苍山负雪,明烛天南;望晚日照城郭,汶水、徂徕如画,而半山居雾若带然。

诸葛亮论

宋 · 苏轼
取之以仁义,守之以仁义者,周也。取之以诈力,守之以诈力者,秦也。以秦之所以取取之,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,汉也。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,此孔明之所以失也。 曹操因衰乘危,得逞其奸,孔明耻之,欲信大义于天下。当此时,曹公威震四海,东据许、兖,南牧荆、豫,孔明之恃以胜之者,独以其区区之忠信,有以激天下之心耳。夫天下廉隅节概慷慨死义之士,固非心服曹氏也,特以威劫而强臣之,闻孔明之风,宜其千里之外有响应者,如此则虽无措足之地而天下固为之用矣。且夫杀一不辜而得天下,有所不为,而后天下忠臣义士乐为之死。刘表之丧,先主在荆州,孔明欲袭杀其孤,先主不忍也。其后刘璋以好逆之至蜀,不数月,扼其吭,拊其背,而夺之国。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。曹、刘之不敌,天下之所共知也。言兵不若曹操之多,言地不若曹操之广,言战不若曹操之能,而有以一胜之者,区区之忠信也。孔明迁刘璋,既已失天下义士之望,乃始治兵振旅,为仁义之师,东向长驱,而欲天下响应,盖亦难矣。 曹操既死,子丕代立,当此之时,可以计破也。何者?操之临终,召丕而属之植,未尝不以谭、尚为戒也。而丕与植,终于相残如此。此其父子兄弟且为寇仇,而况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!此有可间之势,不过捐数十万金,使其大臣骨肉内自相残,然后举兵而伐之,此高祖所以灭项籍也。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,以服天下之心,又不能奋其智谋,以绝曹氏之手足,宜其屡战而屡却哉!

己酉岁九月九日

晋 · 陶渊明
靡靡秋已夕,凄凄风露交。 蔓草不复荣,园木空自凋。 清气澄馀滓,杳然天界高。

避事

明 · 唐寅
多凭乖巧讨便宜,我讨便宜便是痴。 繁日无绳那得住?待天倚杵是何时? 随缘冷暖开怀酒,懒算输赢信手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