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l
请输入搜索内容,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...

热门诗词 第316页

盲者说

清 · 戴名世
里中有盲童,操日者术,善鼓琴。邻有某生,召而吊之曰:“子年几何矣?”曰:“年十五矣。”“以何时而眇?”曰:“三岁耳。”“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!昏昏然而行,冥冥焉而趋。不知天地之大,日月之光,山川之流峙,容貌之妍丑,宫室之宏丽,无乃甚可悲矣乎?吾方以为吊也!” 盲者笑曰:“若子所言,是第知盲者之为盲,而不知不盲者之尽为盲也。夫育者曷尝盲哉?吾目虽不见,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,以目无妄动焉。其于人也,闻其音而知其姓氏;审其语而知其是非。其行也,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,而亦无颠危之患。入其所精业,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,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,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。如是者久而习之,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。今夫世之人,喜为非礼之貌,好为无用之观。事至而不能见,见而不能远,贤愚之品不能辨,邪正在前不能释,利害之来不能审,治乱之故不能识;诗书之陈于前,事物之接于后,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,倒行逆施,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,卒蹈于罗网,入于陷阱者往往而是。夫天之爱人甚矣,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,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,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,岂独目哉!吾将谓昏昏然而行,冥冥然而趋,天下其谁非盲也?盲者独余耶?余方且睥睨顾盼,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。乃子不自悲而悲我,不自吊而吊我!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。” 某生无以答。间诣余言,余闻而异之,曰:“古者瞽、史教诲,师箴,瞍赋,朦诵,若晋之师旷、郑之师慧是也。兹之盲者,独非其伦耶?”为记其语,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。

赠秀才入军

三国 · 嵇康
【其一】 鸳鸯于飞,肃肃其羽。 朝游高原,夕宿兰渚。

望江南 · 天上月

五代十国 · 无名氏
天上月,遥望似一团银。夜久更阑风渐紧,与奴吹散月边云。照见负心人。

悼金夫人

清 · 赵艳雪
逝水韶华去莫留,漫伤林下失风流。 美人自古如名将,不许人间见白头。

狱中上梁王书

汉 · 邹阳
臣闻忠无不报,信不见疑,臣常以为然,徒虚语耳。昔荆轲慕燕丹之义,白虹贯日,太子畏之;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,太白食昴,昭王疑之。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,岂不哀哉!今臣尽忠竭诚,毕议愿知,左右不明,卒从吏讯,为世所疑。是使荆轲、卫先生复起,而燕、秦不寤也。愿大王孰察之。 昔玉人献宝,楚王诛之;李斯竭忠,胡亥极刑。是以箕子阳狂,接舆避世,恐遭此患也。愿大王察玉人、李斯之意,而后楚王、胡亥之听,毋使臣为箕子、接舆所笑。臣闻比干剖心,子胥鸱夷,臣始不信,乃今知之。愿大王孰察,少加怜焉。 语曰:「有白头如新,倾盖如故。」何则?知与不知也。故樊于期逃秦之燕,借荆轲首以奉丹事;王奢去齐之魏,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。夫王奢、樊于期非新于齐、秦而故于燕、魏也,所以去二国、死两君者,行合于志,慕义无穷也。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,为燕尾生;白圭战亡六城,为魏取中山。何则?诚有以相知也。苏秦相燕,人恶之燕王,燕王按剑而怒,食以駃騠;白圭显于中山,人恶之于魏文侯,文侯赐以夜光之璧。何则?两主二臣,剖心析肝相信,岂移于浮辞哉!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九章 · 返本会道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博文爱道,道必难会;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十章 · 施饭转胜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睹人施道,助之欢喜,得福甚大。沙门问曰:此福尽乎?佛言:譬如一炬之火,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,熟食除冥,此炬如故,福亦如之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十一章 · 喜施获福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,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,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,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,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,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,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,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,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十二章 · 举难劝修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人有二十难:贫穷布施难,豪贵学道难,弃命必死难,得睹佛经难,生值佛世难,忍色忍欲难,见好不求难,被辱不嗔难,有势不临难,触事无心难,广学博究难,除灭我慢难,不轻未学难,心行平等难,不说是非难,会善知识难,见性学道难,随化度人难,睹境不动难,善解方便难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十三章 · 问道宿命

周 · 释迦牟尼
沙门问佛:以何因缘得知宿命?会其至道?佛言:净心守志,可会至道。譬如磨镜,垢去明存。断欲无求,当得宿命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十四章 · 请问善大

周 · 释迦牟尼
沙门问佛:何者为善?何者最大?佛言:行道守真者善;志与道合者大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十五章 · 请问力明

周 · 释迦牟尼
沙门问佛:何者多力?何者最明?佛言:忍辱多力,不怀恶故,兼加安健;忍者无恶,必为人尊。心垢灭尽,净无瑕秽,是为最明。未有天地逮于今日,十方所有,无有不见,无有不知,无有不闻,得一切智可谓明矣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十六章 · 舍爱得道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人怀爱欲不见道者,譬如澄水致手搅之,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;人以爱欲交错,心中浊兴,故不见道。汝等沙门当舍爱欲,爱欲垢尽,道可见矣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十七章 · 明来暗谢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夫见道者,譬如持炬入冥室中,其冥即灭而明独存,学道见谛,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十八章 · 念等本空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吾法念无念念,行无行行、言无言言,修无修修;会者近尔,迷者远乎!言语道断,非物所拘;差之毫厘,失之须臾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十九章 · 假真并观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观天地念非常,观世界念非常,观灵觉即菩提,如是知识得道疾矣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二十章 · 推我本空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,都无我者;我既都无,其如幻耳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二十一章 · 名声丧本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人随情欲求于声名,声名显著,身已故矣!贪世常名而不学道,枉功劳形!譬如烧香,虽人闻香,香之烬矣,危身之火而在其后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二十二章 · 财色招苦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财色于人,人之不舍;譬如刀刃有蜜,不足一餐之美,小儿舐之,则有割舌之患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二十三章 · 妻子甚狱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,牢狱有散释之期,妻子无远离之念。情爱于色,岂惮驱驰!虽有虎口之患,心存甘伏!投泥自溺,故曰凡夫;透得此门,出尘罗汉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二十四章 · 色欲障道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爱欲莫甚于色,色之为欲,其大无外。赖有一矣,若使二同,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!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二十五章 · 欲火烧身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,必有烧手之患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二十六章 · 天魔娆佛

周 · 释迦牟尼
天神献玉女于佛,欲坏佛意。佛言:革囊众秽,尔来何为?去!吾不用。天神愈敬,因问道意;佛为解说,即得须陀洹果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二十七章 · 无着得道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夫为道者犹木在水,寻流而行不触两岸,不为人取,不为鬼神所遮,不为洄流所住,亦不腐败,吾保此木决定入海。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,不为众邪所娆,精进无为,吾保此人必得道矣。

佛说四十二章经 · 第二十八章 · 意马莫纵

周 · 释迦牟尼
佛言: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;慎勿与色会,色会即祸生;得阿罗汉已,乃可信汝意。